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从实践到规范(六)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我2001年参加工作,十几年一直在纪律审查一线。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学习学思践悟系列文章,深深感受到十八届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和党风政风新气象。《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 》(以下简称“规则”)出台后,我边学习边工作。通过学习,我的第一感受是规则回答了‘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也更加明确了纪委的工作职责......”
中央纪委第十二纪检监察室(以下简称“十二室”)一位同志分享了他学习规则、执行规则的心得。
规则由中央纪委制定,执行规则首先要从中央纪委机关开始。工作规则颁布实施以来,十二室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执行,严格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要求,不断规范线索管理,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规范线索管理,做好中管干部问题线索处置
线索处置是纪律审查的源头和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对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进行了几轮“大起底”,做到动态清理、分类规范、梳理清晰、处置得当,取得了良好效果。
“十八大以前,有的问题线索甚至放在那儿几年。经过几轮问题线索‘大起底’,我们已将十二室成立以来收到的所有问题线索按要求规范清理。目前,这些清理过的线索都已统一登记台账,实现零积压。”十二室一位同志介绍。
问题线索要先清理再分类处置,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二室把线索处置的过程分成前端、中端和后端,盯住人管住事,严控各个风险点。
“在前端,我室强化线索接收、流转环节的日常管理。对收到的中管干部问题线索,由专人逐件编号登记,建立管理台账。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了《中管干部问题线索情况登记表》,列出线索来源、被举报人姓名、职务和级别、问题线索情况摘要和供领导批示的空白栏等内容。”十二室的同志介绍说,问题线索登记并报室主任审批后,再由分管室领导签批到各处承办,每一条线索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坚决杜绝私藏隐匿问题线索情况发生。
在中端,及时提出问题线索的处置意见。十二室结合所涉及地区总体情况,按照工作规则提出的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四种方式,对联系地区中管干部问题线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处置意见。
规则规定,线索处置不得拖延和积压,处置意见应当在收到问题线索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大部分时候问题线索来得都比较集中,各处的同志专门拿出时间,集中统一对所负责地区的问题线索进行处置。为确保线索处置时间严格控制在30天内,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十二室同志说。
“在线索处置的过程中,我们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研判,拿出下一步处置的意见。”十二室同志介绍。
在后端,注重提升问题线索办理效率和质量。十二室对初步核实的线索,加大前期核查和外围摸查力度;对暂存待查的线索,定期反复研究,审慎提出处置意见;对谈话函询的线索,严格按流程及时发函并定期督办,提高办理效率。
为实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十二室要求承办人员每月报告自己处置问题线索的情况,细化到收件多少、办理多少、四种处置方式分别运用多少等等,这些都要统一登记入台账。
加大谈话函询力度,坚持抓早抓小
函件抬头主送对象是“某某某同志”,函件内容写到“经中央纪委领导批准,现将有关反映你的问题摘要转去,请你按照书面说明的有关要求,如实作出说明。在收到函件15个工作日内,请将说明材料报所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后回复。”
十二室收到一条问题线索,反映某位中管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受宴请。针对这条问题线索,以中央纪委办公厅名义发函给被反映人,请其就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书面说明。
谈话函询是纪检机关对问题线索中反映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的问题,及时通过谈话或函询方式进行处置,目的是抓早抓小、动辄则咎,防止党员干部由小错酿成大错,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对信访举报和日常工作中发现反映联系地区中管干部的一般性问题,或者反映问题笼统、道听途说、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或者年代久远、难以查证核实的问题线索,进行谈话提醒、函询核实。”十二室的同志介绍,他们在强化日常监督执纪上下功夫,不断扩大谈话函询覆盖面。
谈话函询是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现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决不能走过场,要真正起到红脸出汗的效果。
为确保谈话函询质量,增强谈话函询威慑力,十二室注重加强对问题线索的分析研判,不断加大抽查核实力度。相关同志介绍,十二室会根据中管干部问题线索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了解核实。有的先对部分问题线索进行核实,掌握一定情况后再进行谈话函询;有的先进行谈话函询,再对其说明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了解核实。
谈话函询了,其结果如何运用呢?
十二室注重在强化谈话函询成果运用上下功夫。除了按规则的要求把谈话函询材料存入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去年年底,十二室还向联系地区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发函,请其在民主生活会上或通过其他适当方式通报本地区中管干部接受中央纪委谈话函询的情况,督促有关中管干部作出深刻检查或说明,以加强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
注重做好审查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
2016年4月19日,中央纪委的谈话室里庄严而神圣,谈话对象正前方的墙上挂着一面党旗。十二室副主任等审查组同志,与被审查人一起面对党旗,举起右拳,由工作人员领誓,重温入党誓词,随后被审查人重读了自己的入党志愿书。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党的一贯方针。纪检机关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唤醒被审查人的党员意识,帮助他们找回初心。
“从审查一开始就给审查对象送党章,让其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志愿书,唤醒对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再对照自己的违纪违法事实进行反思。”十二室一位同志说,在执纪审查中,不是就审查而审查,而是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执纪审查的过程成为审查对象思想转变、逐步被“唤醒”的过程。
当天恰逢农历谷雨,又刚好是被审查人60岁生日,同志们事前特意准备了生日蛋糕。特殊党日活动之后,工作人员递上小蛋糕,给被审查人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十二室的同志回忆,这次特殊的党日活动对被审查人触动非常大,唤醒了他的党员意识,当时对他的审查已接近尾声,知道自己肯定要被开除党籍,被审查人痛哭流涕悔过,但同时表态不管将来受到什么惩处,绝不翻供,永远都要跟党一条心。
大量案例表明,党员干部违纪都是因为党章意识淡薄,背离了党章要求。因此,执纪审查就要从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入手。
某位中管干部接受组织审查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始终回避两条重要线索。为了触及灵魂深处,在思想深处产生震撼,审查组决定给他过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同志们准备了这位中管干部当年的入党申请书和转正申请,由工作人员带着他一起读。面对自己当年亲手写下的入党申请书和转正申请,他回忆起了从工人到干部,在党的培养下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成长经历和人生历程,唤醒了他对激情燃烧岁月的回忆,工作人员与他边读边谈,逐渐地他就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嚎啕大哭了许久。随后,这位中管干部向组织交代了自己的问题。
对症下药则药到病除。实践表明,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收到了理想效果。有的被审查人坦言,入党后就将党章党规党纪束之高阁,没有再好好学过;有的被审查人说,自己对党章不了解、不掌握,直到被组织审查时纪委送来党章,重新学习后才幡然醒悟、追悔不已;有的被审查人通过重读自己的入党志愿书,唤醒了对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思想上发生积极转变,放弃侥幸心理,主动承认错误;有的被审查人知道自己要被开除党籍,主动交上最后一个月党费。
“十二条铁规”严明纪律,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牢记监督执纪纪律就是政治纪律。违反监督执纪纪律就是违反政治纪律。
遵守保密纪律必须始终做到“三不”。一是决不跑风漏气;二是决不泄露案情;三是决不打听不该知道的涉案秘密。
实行办案人员离京、回京即时报告制度。
……
以上是十二室制定的执纪审查工作“十二条铁规”的部分规定。严格的纪律约束,实现立体化无缝隙全覆盖。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制定规则的根本目的是构建自我监督体系。
工作规则出台之前,十二室就摸索制定了《第十二纪检监察室规章制度及常用文书模板汇编》,其中包含“十二条铁规”。
严管就是厚爱。十二室严格管理,要求全室干部自觉遵守“六项纪律”,坚决防范执纪审查中跑风漏气、以案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定,自觉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十二室在经常性教育上下足功夫,用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引导全室干部自重自省,慎独慎微,严格自律,清洁“社交圈”,净化“朋友圈”,规范“工作圈”。十二室还坚持抓早抓小,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平时注意掌握干部的思想、作风、生活等情况和遵守纪律、廉洁自律表现,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打招呼。
纪委的权力是有监督的,纪检干部是有严格纪律约束的。为加强对部门人员管理,十二室严格执行“十二条铁规”等规定,无论是审查谈话还是外查取证,都必须两人以上参加。工作人员不管是因公还是因私离京,一律报备,要细化到路线、出行方式和最终目的地。
一位经常出差的同志介绍说,“室里对干部‘北京之外’行为的监督管理非常严格,我们到达驻地要第一时间报告住宿地址、酒店名称、房间号以及房间内的座机号码,还要用这个号码回电话。出差期间,吃住办公一律全在驻地。”
纪检队伍的作风和纪律,关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关乎党的信用和形象。十二室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严明纪律,严格管理,按照工作规则要求,牢牢管住监督执纪权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